亲子育儿|成长型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催化剂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是人生打底色的教育。很多人初做父母时没有经验,即便有了二孩、三孩,也总会遇到新问题,不免误打误撞、摸着石头过河。家庭教育促进法给予了家长们具体的指引:不仅要依法带娃,更要科学带娃,成长是对父母的刚性要求,成长型家庭教育也是孩子从小到大更需要的教育。 父母自我成长并带动整个家庭成长 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全面成长。成长型家庭教育,首先是父母的自我成长,即父母及其
编辑:中国妇女报日期:2023-07-18教育部等部门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举办专场招聘活动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为推进实施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持续强化不断线就业服务,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举办2023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预计提供岗位信息超20万条,活动持续至8月30日。 招聘活动期间,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发挥行业协会、分行业就指委、优质社会招聘服务机构等作用,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https://www.ncss.cn/)设置2023届高校毕业生离校未
编辑:中国青年报日期:2023-07-18多名群众反映“学托”泛滥,郑州市教育局官员要求撤下留言
顶端新闻消息,近日,多名群众通过顶端新闻我想@领导问政平台向郑州市领导、郑州市教育局局长投诉:到了暑假,朋友圈里充斥着大量贩卖中小学学位的信息,公然表示低于分数线也能录取、某学校名额几个 7月17日,郑州市教育局宣传外事处处长闫曦致电顶端新闻记者,要求删除群众留言:初中和小学招生阶段,类似信息不要放出来,会回复,但不是现在。 多名群众反映贩卖学位行为,记者被教育局质问 7月16日,有群众通过顶端新
日期:2023-07-18“快乐暑假,平安‘童’行”入户宣传活动
欢乐的暑期生活已经开始,为增强辖区青少年暑期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近日,江苏省盐城市射阳经开区中心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一行来到青少年家中开展欢乐暑假,平安童行入户宣传活动。 志愿者们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从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火灾、防触电等安全知识点入手,以播放视频短片、学习《暑期安全教育》宣传页、互动问答等方式,生动形象并深入浅出地向青少年们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可能发生的种种遇险场景,通
作者:宋春香日期:2023-07-171.5万余个岗位!陕西举行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系列活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海华)7月13日,深化产教融合 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系列活动在西安启动。此次活动包含教育强国论坛、高校科技成果展暨校企洽谈会、高校毕业生就业高新区专场招聘会等平行活动。其中,高校科技成果展共设展位215个,有46所高校208个项目参展;招聘会采取线下+线上的方式举办,共有491个单位提供岗位15163个。 高校科技成果展吸引众多目光。陕西省教育厅供图
编辑: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日期:2023-07-17乡里来了探寻“特殊教育”的大学生
调研团队成员向什运乡公众进行问卷发放。任家鑫/摄 中国青年客户端讯(杨景茹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任明超)近日,琼台师范学院有爱无碍教育实践团赴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对什运乡特殊教育展开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 大学生们调查发现,什运乡特殊教育发展存在两个困境。家庭之困观念局限与经济负担。什运乡基础教育发展较为落后,当地居民家中有特殊儿童的家长多对于自己孩子有特殊教育需要这件事持回避性态度,多数家
编辑: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日期:2023-07-17一项研究称:10%左右受访青少年从不锻炼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一段时间以来,青少年的睡眠、锻炼、心理健康等问题备受瞩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前不久联合发布了中国青少年健康行为研究报告,其中提到,有20%左右的受访青少年处于负向心理状态,生活满意度和社会适应性较差,在社交、自信心、自尊等方面存在问题;超过60%的受访青少年有过情绪低落、容易发脾气、感觉紧张等经历,10%左右的受访青少年每天都会出现上述状态。 我国青少
编辑: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日期:2023-07-17多彩暑假
7月12日,小朋友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一家书城阅读。 暑假期间,各地的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假期生活。 新华社发(陈其保摄) 7月12日,小朋友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一家搏击训练馆进行搏击训练。 暑假期间,各地的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假期生活。 新华社发(孙文潭摄) 7月12日,一些家长带着孩子在江苏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参观。 暑假期间,各地的学生参加多种
编辑:人民网日期:2023-07-17更好呵护少年儿童茁壮成长(大家谈·一起来想一起来干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更好呵护少年儿童茁壮成长(大家谈一起来想一起来干⑳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守护。本期大家谈,我们选刊3篇来稿,与读者共同探讨如何加强儿童权益保护,为少年儿童茁壮成长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编 者 加强少年儿童体育锻炼 北京市朝阳区 吴 月 身体是人生一切奋斗成功的本钱,体育锻炼是增强少年儿童体质
编辑:人民日报日期:2023-07-14托熟人、走关系可以让孩子上名校?警惕升学诈骗→
让孩子升入名校是不少家长的心愿。而一些不法分子就盯上了这一点,打着能让孩子进入名校的幌子实施诈骗。近日,重庆市南岸区警方就公布了一起这样的诈骗案。 今年3月,重庆南岸区公安分局花园路派出所接到市民吕先生报警,称因孩子升学问题被人诈骗四十多万元。经询问得知,吕先生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为了能让孩子上名校,他通过朋友找到所谓的能人帮忙。 南岸区公安分局花园路派出所民警周杨峰:吕某通过朋友的介绍认识
编辑:央视新闻客户端日期:2023-07-14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提升科学育人水平(深阅读)
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天宫课堂科技馆里的科学课,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科学的种子;一批批中小学骨干教师走进科研院所参加研修班,提升科学教育教学水平现如今,科学教育纳入基础教育各阶段,成为助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基础性课程。 如何厚植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沃土、缩小城乡科学教育差距?科
编辑:人民日报日期:2023-07-14留学学子支招|好论文是这样炼成的
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留学期间,撰写论文是每位留学生都会面临的重要任务。 写论文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我认为一个好的课题应该满足3个条件,分别是有趣、聚焦、可讨论。有趣指研究的问题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并激发对此研究的好奇;聚焦指研究课题应该集中在特定的主题或领域上,避免广泛、模糊的研究范围,使论文具有深度;可讨论指研究课题并没有一个是或否的简单答案,而需搜集资料、综合分析,观点有辩论价值。一个明
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期:2023-07-13科学用眼、科学运动,预防近视事半功倍
近视是危害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三大杀手(肥胖、近视、脊柱侧弯)之一。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率持续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已达53.6%,其中小学生近视率36%,初中生近视率71.6%,高中生近视率高达81.0%,近视问题不仅让儿童青少年日常学习生活受到困扰,也让众多家长忧心忡忡。 近视的形成原理主要是眼球中晶状体变厚、眼轴变长使得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无法聚焦在视网膜上,而聚焦到了视网膜前,
编辑:扬子晚报日期:2023-07-13让孩子们开心又安心——多地细化举措护航暑期安全见闻
暑期开启,孩子们将迎来一段丰富又快乐的时光。放暑假,安全不能放假。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布通知,要求做好2023年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记者在多地采访了解到,许多地方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抓实抓细暑期安全工作,助力孩子们暑假生活快乐又安全。 暑托班,为家长们免除后顾之忧 暑期到来,看护神兽成了很多家长的忧心事。为此,许多地方通过举办暑托班等方式,为家长们免除后顾之忧。 暑托班给我们家长减了负,也给了孩
编辑:新华社日期:2023-07-13多彩暑假
7月12日,小朋友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一家书城阅读。 暑假期间,各地的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假期生活。 新华社发(陈其保摄) 7月12日,小朋友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一家搏击训练馆进行搏击训练。 暑假期间,各地的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假期生活。 新华社发(孙文潭摄) 7月12日,一些家长带着孩子在江苏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参观。 暑假期间,各地的学生参加多种
编辑:人民网日期:2023-07-13新华时评:持续推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题:持续推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新华社记者王鹏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促进就业的重要群体。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各高校坚持早部署、早行动,抢抓关键期,落实就业工作责任,对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尽早就业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应该看到,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较大就业压力。尤其当前高校毕业生陆续离校,更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全力做好未就业毕业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7-12家庭教育指导师:在家庭教育中“穿针引线”
新华社广州7月12日电题:家庭教育指导师:在家庭教育中穿针引线 新华社记者胡梦雪、杨淑馨 家长对孩子的信任是突破点,要信任孩子有独当一面的成长潜力。家庭教育指导师胡华刚刚结束和她服务的家庭的一场视频连线,谈起工作满是兴奋。凭借专业、耐心和经验,在家庭教育中穿针引线的这一职业群体,逐渐走进人们视野。 36岁的胡华已在教育领域工作10余年。最早做科任老师时,她就意识到,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一课。纾解孩子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7-12大数据时代,学生需要怎样的通识教育?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赵天润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一迪)迎接人工智能时代,通识教育未来的重心应在何处?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在7月8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通识教育大会上说,需要培养学生的可迁移能力。当日,来自260余所高校的通识教育管理者、通识课程教师、研究学者等600余人齐聚复旦大学,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开展研讨。 徐雷表示,可迁移能力,即注重培养跨界能力、运用诸如批判性思
编辑: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日期:2023-07-125所大陆高校36名师生将赴台交流 国台办:支持鼓励两岸青年加强往来
今天,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答记者问。 问:据悉,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近期将率团赴台交流,请介绍有关情况。 答:今年3月底4月初,马英九先生率团来大陆祭祖参访,在与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复旦大学等 3所高校师生交流座谈期间,多次表示希望大陆高校师生也能够赴台交流。应马英九文教基金会邀请,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同志拟于7月15日至23日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等5所大陆高校36名师
日期:2023-07-1250多万博士生分布“地图”: 近八成在省会,部分万亿GDP城市“挂零”
不久前,一则北京市今年的高校毕业生中,硕博毕业生人数首次超过本科生的新闻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人们突然发现,不知不觉间,我国的博士生队伍已然壮大到了如此程度。 事实上,早在2020年的上一轮学位审核授权中,国内就已经有398所高校具备了博士学位授权资格。如果加上军事院校和科研机构,其数量已达到452所左右(未考虑院校合并)。获得博士学位授权资格向来是高校谋求提档进位的标志性事件,是否拥有博士点也成为
日期:2023-0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