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竹声声,古韵流传。为深化推动"党建+服务"社会化运营服务模式,4月19日,新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联合深圳市戏剧家协会、新港社区京剧团创新开展"昆脉传新,童梦飞扬"少儿昆曲研学活动。活动还特邀社区党员志愿者全程护航,通过"理论+实践+展演"三维体系打造沉浸式研学课堂,让孩子们从 “旁观者” 变为 “参与者”,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活动伊始,深圳市戏剧家协会的张进联昆曲老师首先为孩子们带来理论课程。课程中,老师详细介绍了昆曲的历史发展、艺术特色,包括唱腔、念白、服饰等方面的知识。在《阳关曲》《清平乐》学习环中,张老师逐句解析曲中典故与唱词韵律,亲自示范念白技巧,指导孩子们用抑扬顿挫的声调诵读曲词。
理论学习结束后,孩子们进入专业练功房开展实践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学习昆曲的基本身段和步法,孩子们认真练习,逐步掌握动作要领。期间,老师还通过分组练习、动作纠错等方式,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学有所获。
实践环节结束后,迎来了活动的展演部分。孩子们换上戏服,登上舞台,将所学的昆曲知识和动作进行展示。从简单的亮相到连贯的身段表演,孩子们的一招一式都展现出对昆曲的认真与喜爱,现场观众不时报以热烈掌声。
此次活动通过党建引领整合辖区文艺资源,搭建起“社区党委统筹+专业机构赋能+党员能人示范”的立体化传承平台,既深化了“银青共学共践”服务模式,又为居民呈现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盛宴,推动非遗传承从“单向输出”向“双向滋养”升级。接下来,新港社区将持续发力,充分挖掘“老带新”力量,以“传帮带”形式展现昆曲非遗技艺薪火相传,为非遗活态传承注入时代活力。通讯员:黄妹、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