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的新时代背景下,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响应广东省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号召,广东财经大学红韵客风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24年7月7日至13日,深入深圳市坪山区江岭社区开展以“激活红色基因 赋能文化江岭”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紧扣党史学习教育主线,顺应红色资源活化、数字文化传播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趋势,探索红色文化如何以数字手段实现传播创新,以文旅融合实现品牌建设,以青年实践推动政策落地,力求将“文化润乡”理念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
信息反馈 数字赋能
在调研过程中,为准确把握江岭社区红色文化传播现状,实践团通过设计问卷并现场发放,收集游客及居民的真实反馈。依托数据分析技术,团队梳理出传播痛点与诉求,为后续红色文化传播路径优化、内容创新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调研成果也为江岭社区探索“数字+红旅”融合发展路径提供参考,实现用数字化手段赋能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
图为实践团成员发放问卷给游客进行填写
视频制作 活化历史
紧扣东江纵队革命故事,团队精心策划红色题材微短剧,涵盖编剧、拍摄、剪辑等多个环节,力求以光影再现历史、以新媒介讲好老故事。短剧以贴近青年审美和传播习惯的形式,使东江纵队抗战精神“走出展馆、走进生活”,拉近红色文化与大众之间的距离,真正做到“让红色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拍摄红色短剧
深度访谈 明晰需求
为进一步了解江岭社区红色文化传播的现状,团队在调研途中先后前往江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东江纵队纪念馆、曾生故居以及长守戏剧谷进行实地调研,并与当地著名非遗技艺客家麒麟舞团队进行了和谐融洽的交谈。在交谈过后,团队了解到,江岭社区正全面推进长守戏剧谷建设,并将其与“百千万工程”紧密结合,着力打造具有特色的文旅品牌。同时,该项目与江岭文旅产业发展实现联动,致力于锻造独具江岭特色的红色旅游品牌。团队将在调研过程中不断打磨和优化方案,使各项行动更加契合社区实际需求。
图为指导老师和团队成员在江岭社区进行访谈
实地调研 求证细节
红韵客风实践团走进东江纵队纪念馆开展实地调研,循着馆内陈列的珍贵文物、历史图片与文献资料,仔细探寻江岭大地上镌刻的红色记忆,对当地红色故事的脉络与细节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调研过程中,吴老师表示:“要充分利用好江岭社区的红色资源,注重细节,及时与社区负责人进行交流沟通,讲好江岭红色故事。”在吴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实践团队成员进一步梳理并完善了调研内容,为后续精准挖掘、生动呈现江岭红色文化筑牢基础,助力红色故事的推广传播更具深度与温度。
图为指导老师与团队成员一同参观东江纵队纪念馆
图为指导老师与团队在东江纵队纪念馆调研后的合影
江岭是一方有着厚重红色历史的土地,亦是“百千万工程”深度推进的热土。红韵客风实践团以青年之力,深入探寻红色文化传播之道,积极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用实际行动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基层、助力振兴的青春实践。下一步,团队将继续锚定“红色文化传播—文旅协同发展—乡村振兴”路径,持续深化对江岭红色文化的活化呈现与多元传播,推动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强光芒。我们坚信,在“百千万工程”政策东风下,在青年力量的积极参与中,红色薪火将不断点燃发展热情,为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绘就更加壮丽的青春画卷。
作者:白和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