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农田附近的池塘水都泛灰了,水里连鱼虾的影子都看不到……”在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的一处农田边,安徽财经大学管工学院月牙队队员张兆琦看着眼前的景象,神情凝重地记录在调研笔记上。2025年7月10日至13日,安财学子聚焦“无药可行?——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安徽省乡村农药使用处理现状探究”主题,深入蚌埠市固镇县及五河县新集镇开展实地调研,探寻乡村农药污染治理的破局之道。
当前,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农药污染占比居高不下,成为影响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瓶颈。为摸清农产品农药污染实际情况,精准掌握农药污染现状,月牙队的同学们怀揣着对乡村生态环境的关切,踏上了此次调研之路。
7月10日,月牙队的队员们首先来到固镇县的田间地头,与当地农民展开面对面交流。调查中发现,多数农民更关注农作物的产量、色泽等经济效益指标,对于农药用量及污染问题重视不足。“只要能种出好庄稼、卖上好价钱就行,哪还顾得上那么多。”一位农户的话道出了普遍心态。队员们耐心询问了村民使用的农药类型、使用季节等细节,并依据农药标签上的成分和含量,初步估算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指标。尽管无法进行精准的污染程度检测,但队员们已敏锐察觉到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风险隐患。
7月11日,团队将调研重点转向农药成分分析与管理制度调研。在对收集到的几种农药样本进行梳理后,队员们发现这些农药普遍含有剧毒有机磷和高毒元素硫,只是含量存在较大差异,这也导致不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各不相同。“农药种类和使用量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两大关键因素。”队员彭文杰在分析中指出。随后,队员们走访了当地农业部门和村委会,详细了解当前农药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询问农民对制度的知晓度和执行情况,为后续分析制度落地效果收集了一手资料。
7月13日,调研进入实地考察阶段。由于缺乏专业检测设备,队员们通过观察土壤颜色、硬度、湿度、气味以及小动物和微生物数量等直观指标,对农药使用后的土地和水体质量进行判断。在靠近农田的一处小池塘边,眼前的景象令人揪心:池水泛灰,散发着异味,水面漂浮着藻类,水中鱼虾等水生动物已基本死亡。而在农田土壤考察中,队员们发现受农药污染的土壤变得蓬松,植被难以生长。“即使过段时间长出植物,也会残留大量农药,影响生长甚至导致变异。”队员黄文静忧心忡忡地说。这些直观的景象,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农药污染对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
实践总结中,队员们心情沉重却也更加坚定。此次调研让他们真切看到了乡村农药污染的严峻现状,也认识到农民环保意识提升、科学用药推广的紧迫性。月牙队的同学们表示,将把调研收集到的数据和发现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形成详细的实践报告,为当地政府制定农药污染治理政策提供参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走出“无药可行”的困境,让乡村真正实现生态宜居、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