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8月27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湘大学子化身“云端主播”,为文家市红添青春之翼

    中国社区发展网讯(通讯员 肖潇 徐莉 阳旖卓 闵斯园)盛夏八月,湘潭大学红韵青风实践团走进浏阳市文家市镇,以四场主题鲜明的直播实践活动为纽带,将当地的生态好物、非遗韵味与红色故事搬上云端,用青春力量为这座红色小镇注入新活力。

云学:红墙下的历史课

    秋收起义纪念馆的红墙边,实践团成员阳旖卓、张思睿的声音透过镜头传来:“这里的一砖一瓦,都镌刻着改变中国革命走向的密码!”直播中,面对网友关于“秋收起义遭遇的困难”“起义背后的故事”等提问,成员们化身为“历史讲解员”,分工查阅史料、默契配合,将泛黄书页里的文字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叙事。从起义背景到历史意义,从实物展品到先辈事迹,一场跨越时空的“云端历史课”,让厚重的革命历史在互动中变得鲜活可及。

云赏:栗树间的基因密码

    镜头转向两棵枝繁叶茂的板栗树,实践团成员徐莉的声音带着敬意响起:“1917年,毛主席与同学下乡调研时,亲手种下了这两棵树。”为让网友深植这份记忆,实践团特意邀请了熟悉树史的李爷爷向大家讲述,“这是村里的‘活化石’,结的不只是栗子,更是革命先辈留下的念想。”老人的讲述混着树叶沙沙声,将网友的思绪拉回那段先辈踏遍乡野的岁月。这场“云赏”直播,使得红色基因借由百年老树的年轮,在云端悄然传递。

云尝:油饼里的非遗香

    直播间里,金黄油饼在镜头前泛着诱人光泽。实践团这场“云尝” 直播,不走寻常带货路,反向聚焦揉面、油炸的传统工序,从营养价值到乡土情怀,层层解锁这道非遗美食的魅力。“能快递吗?”“保质期多久?”网友的提问弹出时,成员肖潇笑着回应,指尖划过屏幕的动作里,藏着对非遗味道的珍视。当成员们咬下油饼的酥脆声响传进麦克风,弹幕里“想尝”的呼声,让乡土风味顺着网线飘向千家万户。

云游:剧本中的革命路

    “欢迎来到1927年的文家市——” 随着这句开场白响起,实践团的 “云游”直播正式拉开帷幕。成员闵斯园手持镜头,紧跟红色剧本杀的剧情节奏,将当地年轻人化身 “革命志士” 的神情变化一一捕捉:“叛徒”出卖时的紧锁眉头、急需线索时的低声谋划…… 网友们跟着剧情猜测、互动,弹幕里“比纪录片有代入感”的评论屡屡刷屏。这场沉浸式“云游”,带网友在剧情中“重走”革命路,真切触摸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

    四场直播,是青春与红土的双向奔赴。从历史现场到生活烟火,从庄重讲述到沉浸体验,湘大学子不仅用镜头赋予故事全新的表达,更让红色小镇的生命力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愈发蓬勃。据悉,实践团此次直播累计吸引3000人在线观看,收获点赞逾3万次。未来,实践团将继续运用新媒体赋能乡村文化传播,开展更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持续焕发光彩。

 

上一篇:探寻生态治理之路,青春助力乡村发展 ——安财学子开展安徽乡村生态环境调研
下一篇:湘潭大学红韵青风实践团“田野课堂”顺利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