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8月11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智惠银龄,智联未来”:AI赋能社区“一老一小”服务实践探索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积极响应团中央“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实践主题,烟台大学“啄木鸟”社区实践队聚焦社区“一老一小”群体智能化需求,于7月23日至8月5日赴青岛市市北区、胶州市等所辖8个社区10个场所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社区实践活动。通过走访调研、智慧助老、少儿科普等多方面的实践服务,致力于实现服务效能与居民获得感的双提升。

多维度走访调研,精准把握需求

走访调研是本次实践活动的基础环节,旨在深入了解社区“一老一小”群体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实践队深入青岛市市北区敦化路街道伊春路社区、青岛市市北区开平路街道鲁阳社区、青岛市市北区阜新路街道南宁路社区等8个社区,采用了实地探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单页宣传等多种形式,全面收集真实诉求,为后续教学内容的精准设计提供了有力依据,让实践服务更贴合群众实际。

1.社区探访:摸清社区底数,找准服务方向

实践队前往胶州市瑞华实验小学、明日之星幼儿园等8个社区的10个地点,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活动中心、社区文化长廊等场所,通过实地观察、与工作人员交流,掌握社区发展变迁、活动安排及实际需求。同时,围绕AI技术应用展开讨论,为后续策划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活动提供了精准参考。

2.校社共话:凝聚联动合力,拓宽实践路径

实践队与街道、社区相关负责人开展座谈,了解了大学生在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校社联动存在合作形式单一、长效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双方聚焦AI技术在社区治理与服务中的应用潜力,达成共识:将加强资源共享、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创新合作项目,并探索AI技术与社区服务深度融合,为青年学子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3.实地走访:倾听真实心声,锚定服务重心

团队精心设计调研问卷,内容涵盖了老年人的数字设备使用频率、遇到的困难、期望学习的数字技能,以及少儿群体对科普内容的兴趣偏好、参与科普活动的意愿等方面。队员深入居民家中,走进社区、公园等场所,通过发放问卷,与老人、孩子亲切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他们在人工智能使用过程中的困惑与需求,同时介绍AI语音助手在查询天气、设置提醒等日常场景的应用。此外,针对老年群体需求,设计制作发放图文并茂的防诈骗宣传单,详解诈骗手段与防范方法。从居民家中到社区公园,实践队用科技赋能服务,让温暖与关怀触手可及。

智惠银龄:数字反哺助力跨越数字鸿沟

针对走访调研中发现的老年人数字难题,实践队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智慧助老活动,包括课堂科普和实操教学等。

1.课堂科普:筑牢数字防线,普及实用技能

实践队在8个社区开设8场智能手机课堂,380余位老人参与。课堂围绕社保知识展开,详解政策、查询及线上办理流程,让老人足不出户知晓权益。针对老人购物、出行、联系等日常场景,重点讲解了豆包,deepseek等AI智能工具的应用,从知识问答到播放歌曲到查询路线等操作,通过示范指导助老人掌握技能。

同时,设置网络安全环节,以案例解析网络购物诈骗、冒充公检法等常见骗局,传授防骗技巧,还组织模拟诈骗场景互动游戏,帮助老人在轻松氛围中提升防骗意识。

2.一对一教学:精准破解难题,助力技能掌握

针对老人在智能设备使用中的个性化困惑,队员化身“数字导师”开展一对一实操教学。从基础操作到AI语音助手的具体功能,如设置提醒、播放音乐等,耐心示范并指导反复练习,帮助老人消除对智能手机的畏难情绪。

一位老人感慨:“以前觉得智能手机很难学,听了你们的讲解,我感觉没那么难了,以后我也要多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这种近距离教学让老人逐步自信,切实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

智联未来:AI创想工坊点燃科学梦想

为培养儿童科学兴趣、激发探索精神,实践队策划“AI创想工坊”,通过通俗易懂的AI小课堂,开展认识AI、使用AI、AI绘画及制作冰箱贴等趣味环节,激发儿童好奇心与求知欲。

1.趣味科普:AI动画启蒙,打开科技之门

活动伊始,团队充分发挥AI技术的优势,借助先进算法与丰富数据资源,生成一系列极具创意的动画图案。这些图案构思巧妙、色彩斑斓,无论是灵动的卡通形象,还是奇幻的科幻场景,都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小朋友们眼前,瞬间吸引了他们的目光,有效激发了他们对AI技术的浓厚兴趣。通过这种直观有趣的方式,让小朋友们初步认识AI,感受科技的魅力,为后续深入了解和体验AI打下基础。

2.实践体验:从虚拟到实体,培育创新思维

在小朋友们对AI产生兴趣后,团队引导他们将这些充满创意的动画图案打印出来。在此过程中,小朋友们不仅了解了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还亲身体验了从虚拟图像到实体纸张的神奇转变。随后,团队组织小朋友们利用这些打印好的图案制作冰箱贴,鼓励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精心挑选图案、裁剪形状、粘贴装饰,将一个个普通的图案变成独具特色的冰箱贴。这些小小的冰箱贴,不仅是小朋友们动手实践的成果,更是团队与现代科技碰撞产生的智慧结晶。当小朋友们将亲手制作的冰箱贴贴在厨房的冰箱上时,原本单调的厨房瞬间变得温馨而富有科技感,让科技真切地融入日常生活,在小朋友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

实践总结:以青春之力赋能社区发展

回顾本次实践,实践队收获颇丰:通过社区走访调研,精准把握“一老一小”需求与社区治理痛点;在智慧助老课堂中,见证老年人学习新知的喜悦与成长;在AI创想工坊中,激发儿童对科学的热爱与追求。团队既见证了社区的变迁发展,也实现了自身的成长蜕变。未来,实践队将继续秉承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为社区注入青春力量,助力“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帮助“青苗族”点燃科学梦想,让AI技术更好赋能社区“一老一小”服务,持续提升居民获得感与幸福感。(赵嘉诚 烟台大学“啄木鸟”社区实践队)

上一篇:“海尔兄弟”遇见昆明,解锁云南“慢生活”
下一篇:江西上饶广丰区人民医院参加四省边际腹腔镜实践技能操作竞赛中斩获多项桂冠